咨询律师 http://12364.com/ 前不久,英特尔高级副总裁、中国区董事长王锐在一期节目中表示:“目前,中国没有一家公司对我们构成威胁。” 同时表示:“在竞争中,我们不会客气的。” 看到这几句话,我感到很气愤。于是我认真的百度、搜狗、搜狐了一番,结果我更气愤了,因为她说对了。 英特尔有多牛呢? 近几年来,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,智能手机、移动芯片的光芒盖过了PC,很多网友感觉不到英特尔的厉害。 但事实上,世界前十名的超级计算机,有一半都使用英特尔的CPU,比如我们的天河2号超级计算机就使用了英特尔的芯片。 芯片领域有一个非常牛的定律——“摩尔定律”,就是由英特尔创始人戈登.摩尔提出的。在当时,大家都以为是喊喊口号而已。 但随着芯片技术的发展,人们越来越佩服定律的提出者,佩服他超乎常人的前瞻性。如今摩尔定律已经成为芯片领域的重要规律了。 英特尔发明了复杂指令集,指令集非常丰富,每一项任务都有一条对应的指令,这让编程变得非常容易。尽管现在精简指令集开始流行,但事实上,两者都无法互相取代。 未来的CPU发展方式是:采用复杂指令集的外围,内部加入精简指令集的特性。 在芯片代工领域,英特尔保持了90nm到14nm的世界领先,如今7nm、5nm时代,这个代工大王的皇冠只好让给台积电。 目前英特尔12代CPU采用了10nm工艺制程,但据英特尔说:全新的10nm工艺,相当于台积电、三星的7nm工艺。 台积电在创业初期,因为过于艰难。创始人张忠谋只能亲自去求英特尔,英特尔派出团队当场指出了200多个问题,台积电全部解决后,才拿到了英特尔的认证,迈出了芯片代工的第一步。 尽管现在AMD这两年发展速度很快,但与英特尔仍有差距。在全球CPU市场份额中(2021年4季度),英特尔占据74.4%的份额,AMD份额为25.6%,国产CPU份额为0%。 如果有人让你推荐一台电脑,你一定也会推荐他买搭载英特尔芯片的电脑,毕竟英特尔成熟、稳定、品牌号召力强。 国产CPU发展如何呢 随着对信息安全的重视,我国也开始大力支持企业研发CPU,目前形成了6大国产CPU,分别是:鲲鹏、龙芯、兆芯、海光、申威、飞腾。 其中鲲鹏、飞腾采用ARM架构,属于精简指令集授权;龙芯采用MIPS架构;申威是alhpa架构; 兆芯、海光为X86授权,属于复杂指令集。兆芯的授权来自威盛,海光则是中科曙光和AMD合作的产物。 龙芯起步最早,至今已有20多年,兆芯2013年成立,至今快10年了、海光、飞腾等也经历了多年的发展,然而令人无奈的是,国产CPU在全球市场份额仍为0。 桌面端:国内绝大多数CPU仍需要进口或者采购外企在华产品,我们严重依赖英特尔、AMD。 移动端:只有华为麒麟芯片能够满足自己,但目前没有企业为其代工,也只好按下暂停键。 服务器端:大部分市场仍然被英特尔控制,国产鲲鹏、海光仍然差距很大。 当然,这也不是说,国产CPU毫无建树,毫无发展。相反,国产CPU发展很快。 华为鲲鹏: 华为鲲鹏是基于ARM结构的服务器芯片,从2004年开始研发,至今已有18年时间,累计投入了超过2万名工程师。 目前鲲鹏912、916、920已实现量产,其中鲲鹏920是目前华为最强的服务器芯片。 鲲鹏920,基于ARMv8指令集,采用7nm工艺打造,拥有64个内核,8通道DDR4。主频可达2.6GHz,总带宽640Gbps,保证了920超强算力的高效输出。 鲲鹏920主打低功耗强性能,性能达到业界领先水平,尤其是整型计算能力,SPECintBenchmark评分超过930,超出业界标杆25%,同时能效优于业界标杆30%。 在对比英特尔方面,48核鲲鹏920与Intel至强8180性能相当,64核的鲲鹏920性能要远优于Intel至强8180。 华为的7nmCPU可以超过英特尔的14nmCPU。但英特尔的CPU可以自己制造,而华为却无法制造。一旦失去代工,就只能放在实验室了。 龙芯: 龙芯是国内最早自主研发芯片的厂商,自主化程度比较高。 2001年,中科院计算所开始研发龙芯系列芯片,得到了中国院、国家863、核高基项目的大力支持。 2010年,龙芯科技在北京成立,开始走向市场化。 龙芯CPU共131个指令,其中119个来自MIPS,12个来自龙芯。 龙芯的产品包括龙芯1号小CPU、龙芯2号中CPU和龙芯3号大CPU三个系列。还包括桌面芯片龙芯3A3000系列、龙芯3B3000系列、3A4000系列、龙芯3B4000系列。 2019年12月,龙芯发布了3A4000芯片,采用28nm工艺,主频提升到了1.8GHz-2.0GHz,内存升级为DDR4接口,同时支持动态调频调压。 与英特尔相比,其单核性能只有i5-7200U的60%,浮点性能只有后者的50%,最高频率为后者的64%。 也就是说,龙芯的最高水平也仅为英特尔中端芯片的60%左右。 这样的芯片大概只能应用在党、政、军了吧!毕竟安全嘛! 申威: 自主化程度最高的,主攻军方与超算市场。 我国第一台完全使用国产CPU的超算“神威·蓝光”,以及名气很大的“神威·太湖之光”都使用了申威设计的CPU。 申威的自主化程度最高,指令集是自主的SW64,不依赖于国外授权,也就没有被取消授权的风险。 CPU技术路线也是自主设计的,不依赖境外的IP授权。 可以说,如果遇到“突发状况”,飞腾、华为、兆芯、海光,都会出现问题,而申威是没问题的。 自主程度太高,也面临着一些难题,那就是生态无法建设。 市场上的生态,都是围绕着英特尔、AMD建设的,你搞一个不兼容的CPU,那么你就没法搞生态。 所以申威要想快速发展,需要国产操作系统麒麟、统信UOS、深度等的突破。 与英特尔相比,申威在超算领域很不错,2016年6月20日,搭载了申威SW26010的神威•太湖之光获得全球超级计算机第一名,并持续4年。计算峰值达每秒12.54亿亿次,是全球首台峰值计算速度超过十亿亿次的超级计算机。 但是在桌面和处理器方面相差很大,毕竟申威基本拿不出手。 兆芯、海光为X86授权,属于复杂指令集领域。在这个领域没有哪个公司能打得过英特尔。 你采用了复杂指令集,英特尔是创始人,在该领域深耕几十年,树大根深。X86授权也仅仅拿到了低端授权而已。 可以说英特尔对付兆芯、海光有100种办法。 总的来说,国产CPU进步很快,但是与英特尔差距很大。最正统的国产CPU是申威,它走下去的可能性是最高的。 而鲲鹏、兆芯、海光自主程度不够高,虽然现在发展很快,但未来仍充满变数。 英特尔、微软强强联合,国产CPU、操作系统抱团取暖 英特尔的强大还得益于它有一个强大的队友——微软。 微软由比尔.盖茨创立,以研发、授权和提供电脑软件服务业务为主,最著名的产品为Windows操作系统和Office系列软件。 在全球桌面操作系统中,Windows市场占有率为74.79%,位居第一;位居第二名的是苹果公司的OSX,市场占有率为16.16%;其他Linux、ChromeOS等占比约9.05%。 国产操作系统中标麒麟、统信UOS、深度等市场占有率远低于1%。 一个是全球最大的CPU厂商,一个是全球最大的电脑操作系统厂商,二者强强联合,形成了“wintel”联盟,直接改变了全球PC市场,影响着全球PC产业的发展。 “wintel”联盟要从1981年开始,当时IBM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台个人电脑IBM5150,这台电脑一上市就受到了人们的追捧,被《时代》杂志评为“年度机器”。 而这台电脑就采用了英特尔的芯片和微软的操作系统,之后,个人电脑厂商逐渐形成了操作系统找微软、处理器找英特尔的习惯,微软与英特尔也逐渐形成“Wintel”联盟。 “Wintel”联盟长期占据全球个人电脑市场90%以上份额,直到今天,英特尔、微软这种双寡头的局面依然是无敌的存在。 90年代,苹果、IBM、摩托罗拉结盟,推出PowerPC处理器,试图挑战“Wintel”联盟,但很快被英特尔的奔腾、微软的Windows95打败了。 如今,能够与之一战的恐怕只有苹果+AMD+台积电了! 苹果拥有世界第二大PC操作系统,AMD是世界第二大CPU厂商,台积电是世界第一的芯片代工企业。 而国内厂商鲲鹏、兆芯等(CPU),中标麒麟、统信等(操作系统),能否在未来形成自己的“wintel”联盟呢? 写到最后 英特尔高管王锐还说道:“非常希望中国本土能出现和英特尔同台竞争的公司,但英特尔不会客气,也会施展力量去公平地竞争。” 英特尔没有对手,在中国市场更是犹入无人之境,它已经手痒痒了,大概真的想找人练练手。 国产CPU厂商做好准备了吗?3年、5年、10年,谁能崛起,谁能与英特尔一较高低? 夏天已经过去了,冬天也不远了,国产CPU与操作系统不能一直抱团取暖,有时候奋起一搏也是精彩的。 我是科技铭程,欢迎共同讨论! ![]() |
1
![]() 鲜花 |
1
![]() 握手 |
![]() 雷人 |
![]() 路过 |
![]() 鸡蛋 |
业界动态|洮北资讯网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2025-05-04
请发表评论